00714

書碼

00714
書名

魏晉南朝恩赦制度的探討

作者
陳俊強著
出版年/裝幀
87年 平一
定價
320元
內容簡介

本書所指恩赦制度,並不侷限於大赦,而是擴充到曲赦別赦、減等、贖罪等帶有赦宥意義的寬恕措施,以求能更清楚的掌握赦制所具之性質。將只檢討對特定集團的別赦,至於對個人的寬宥,將不作討論。

在撰寫理路上,擬從量與質兩方面來思考,量方面將先對魏晉南朝的赦制分期作一動態的說明,探討每一時期各馳學的數量及其頒佈的背景,同時也對肆赦頻率的波動及季節性的分佈作一分析,使赦制能與時代變動密切的關聯起來。

在質方面,擬從恩赦的效力、重罪的觀念、恩赦與恩賜的關係、恩赦的作用等各個角度來思考。最後再從較高的層次探索此時期的赦制具有何種意義,在整個中國法制史上如何定位,並從赦制之檢討透視六朝之時代性質。

各書所討論之內容,如赦制的源與流。主要討論先秦兩漢的赦宥概況,是對魏晉南朝赦制作一溯源工作。就理論及具體制度的源流兩方面出發,一方面檢討先秦典籍中有關赦宥的理論,為兩漢以降的赦制尋找理論根源;另方面,則對先秦兩漢的赦宥概況,作一簡要的論述,以理解魏晉赦制的背景。如魏晉南朝赦宥的概況。依時間順序,分為三個時期(220 - 280年)、兩晉時期(280 - 420年)及南朝時期(420 -589年)等三期,各從赦宥頻率、時機、季節分佈等方面探討恩赦制度的發展,並力圖將其與時代轉變關聯一起。

此外,皇帝頒赦時,除了會賜恩給罪犯外,也會給予官民一定的賞賜。所以,討論恩赦制度,不宜只侷限於對刑罰權的效力而已,對皇帝恩賜的檢討,將更能了解赦制的效力,以及中國赦制獨有的性質。

最後,將從政治、法制、社會經濟、思想等各個層面,檢討恩赦的作用,從而探討中國皇帝經常肆赦的歷史意義。

封面圖